以企业家精神穿越不确定性迷雾
在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之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不少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在国外,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对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开始显现,而俄乌冲突已通过粮食和能源等大宗商品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真实的冲击。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先生曾说,企业家不但要“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更要“仰头看天”。这里的“天”主要就是指企业面临的超出自身控制范围的外部环境,而企业家要识别、理解和预判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企业家精神本质上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如影随形。经济学家坎蒂隆早在1755年就曾在名著《商业性质概论》中指出,企业家精神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性决策。因此,穿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迷雾,当以企业家精神为引擎,既要理解当下,还要回望历史,更要看见未来。
毫无疑问,当下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天的严峻考验大概率没有结束,而很可能只是开始。面对未来各种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激流险滩,企业家不应视而不见、蒙眼狂奔,而应深入认知、积极应对。
例如,管理10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CEO芬克最近指出,俄乌冲突终结了我们过去30年经历的全球化,标志着地缘政治、经济趋势和资本市场等世界秩序的转折点。逆全球化“脱钩”将不可避免给企业带来更多挑战,而世界供应链的大规模“重新定位”将会推高通胀。
再如,当前中美两国经济基本面“错位”运行,美国经济过热、货币政策开始收紧,点阵图显示今年美联储预计还将加息六次,而中国则面临三重压力与疫情挑战,正在着力推进经济稳增长。
这些国内外重大动因将会对宏观经济、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带来什么短期和中长期影响,又该如何应对?企业家应当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前瞻性分析。例如,世界最大粮商嘉吉公司曾推演世界中长期发展的13种可能性并一一制定相应战略,堪称全球企业史上战略规划的登峰造极之作(相当于仿真多种不同外部情境并制定13套相应战略方案“锦囊”)。
当然,受制于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所限,我们不一定要做得如此复杂,但是透彻分析仍然是必要的。如果说过去企业家的冒险和创新主要靠胆识和见识,那么今天的企业家精神则一定要靠知识和智识。
事实上,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解读不确定性这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内在规律的智慧和线索。国外有所谓“天启四骑士”的说法,即瘟疫、战争、饥荒、死亡每隔一段时间将会降临世间。如果剔除其中的宿命论成分去伪存真,仍然会发现周期是我们理解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逻辑。
我们研究团队两年前启动一项课题,研究战争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百年企业如何历经战争严酷考验仍能生存与发展?我们爱好和平,但纵观人类商业史,百年企业几乎都会经历一两次战争考验。因此,如果要实现基业长青,就必须正面回答如何应对战争洗礼。事实上,无论是像欧洲企业那样直接卷入战争,还是像美国企业那样远离战场,百年企业大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而存续至今。宝马、菲亚特、香奈儿、杰尼亚、丰田等真实案例给我们带来了穿越历史迷雾的智慧启迪。
只有回望历史,我们才能充分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获得思考和行动的“参考点”,而不至于在突如其来的危机之中随波逐流。相反,当我们把握了企业发展的某些本质规律后,更能心平气和、埋头苦干,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
无论是经济学大师熊彼特提出的“创造性破坏”,还是管理学大师克里斯坦森主张的“破坏性创新”,都把企业家视为创新的主体。企业家不但要能够创造性地破坏市场的均衡,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还要勇于开创破坏性技术,打破既有市场格局,颠覆行业在位者与领军者。从此视角来看,企业家就是能看见未来、创造未来的人。
只有看见未来,才能创造未来。企业家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尽管在当时不能肯定而以后则证明为正确的方式去观察事情的能力,以及尽管不能说明这样做所根据的原则,而却能掌握主要的事实、抛弃非主要的事实的能力”(熊彼特语)。人们常说的“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也是类似的道理。
以企业家精神,穿越不确定性迷雾,创造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