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头条-企业家-正文

对话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畅:从“新”出发,齐心合力

近日BCG与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畅女士展开了深入对话,作为《基业长青系列》的首篇访谈刊出。在正值新希望成立四十周年之际,刘畅女士围绕领袖旅程、时代脉搏、长青之道、人本精神等议题与我们分享了她的思考,展现了新一代企业家的精神面貌。

受访嘉宾

图片
新希望六和董事长 刘畅

刘畅,现任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全国工商联青年企业家委员会副主任。 

自 2013 年接任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以来,刘畅女士及其管理团队致力于建设转换新机制、布局新赛道、探索新科技、担当新责任、任用新青年的“五新企业”,推动新希望六和产业链转型升级,企业经营质量不断提升。

刘畅女士曾获2020年《哈佛商业评论》中国百佳CEO、2019年安永企业家奖(中国)、网易年度最具影响力企业家、福布斯中国商界女性100强、食品安全管理创新企业家奖等称号。


以下为访谈实录

领袖旅程

Q您的接班历程是怎样的?上一辈人给了您什么样的影响?

企业的接班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群人”共同成长的过程。在“见众生”之后,才能更好地“见自己”。

刘畅:企业的接班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群人”共同成长的过程。我与公司的同事们并肩经历了起伏成败,自然而然地收获了战友般的友情。相比于“接棒”,我觉得企业的代际传承更像“烧水”,是与一群人一起“慢慢开锅”的过程。

回顾我的成长历程,我非常感激父母对我的三方面影响:

  • 第一,帮助我树立了良好的价值观。父母为我提供了幸福的成长环境,帮我树立了良好的价值观,从而让我有心力源泉去做其他事情。我做的很多事情不是为了超越父母的优秀,而是出于对世界的感知力与感恩之心。
  • 第二,给予我充分的自由探索空间。在我加入新希望前,父母给了我充分的空间去探索其他职业。从人生丰富度的角度来说,他们让我在不同的年龄段都释放了自我个性,拥有了更广阔的人生体验,这对我现在的职业生涯是非常有帮助的。
  • 第三,让我在实战历练中不断成长。过去的十几年我并不是生活在象牙塔里,而是在许多不同的岗位上获得了历练,也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事们一起成长、一起经历挫折。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在从别人身上学习,被环境改变。在“见众生”之后,才能更好地“见自己”。


Q您在接班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您是如何应对的?

‍真正遇到困难时,其实要靠熬、靠磨、靠忍耐、靠等待,靠上下游合作伙伴与客户的长期信任……身处低谷时,更要抓紧机会去磨练队伍,强化价值观。

刘畅:在当下,我们正面临着行业、疫情与全球局势的多重压力,挑战是空前的。行业的供应链端、销售端、渠道端都在快速变化,未来的不确定性是相当大的。

遇到挑战时,就要抬头看天,要相信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不断去试温,不断收紧全身的肌肉,小步稳健往前跑。越是在有挑战的时候,我的体会与成长越多:

  • 第一,耐心与信任关系极为重要。过去我认为,一切问题都有商业思维与技术上的解决方法。但真正遇到困难时,其实要靠熬、靠磨、靠忍耐、靠等待,靠上下游合作伙伴与客户的长期信任。新希望四十年积累下来的信任关系,还有我们自己的信念与坚韧,能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 第二,逆境是磨练队伍的绝佳时机。在顺境中,人们往往会将成就归功于能力,很少认识到环境与运气的加持。而在逆境中,团队反而会更加齐心,会真正去反思我们到底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所以我觉得,身处低谷时,更要抓紧机会去磨练队伍,强化价值观。

时代脉搏

Q:您怎么看待家业、基业、国业三者的关系?回顾过去,新希望抓住了哪些时代机遇?

我觉得四川人有一种浪漫情怀,一方面敢于追求、敢于想象,另一方面也很务实,脚踏实地。在看到机会之后,不去想别人有多美丽的翅膀,不是赶时髦,而是扎扎实实把看到的机会把握好。

刘畅:家业、基业、国业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新希望诞生于1982年,乘着改革开放后的政策红利、人口红利、城市化红利发展起来,建立了今天的规模与行业地位。个体的努力固然重要,但环境、政策的红利是不可或缺的。正是有国家红利在前,我们才能去把握这些机遇。

回顾过去, 新希望抓住的第一个重要时代机遇就是农村广阔潜力。父辈在上山下乡的过程中发现农村的饲料产业正在悄悄变大,出现工业化、规模化的苗头。因此,他们在毕业后选择了去农村发展,这与当时在城里创业的潮流是不同的。我觉得四川人有一种浪漫情怀,一方面敢于追求、敢于想象,另一方面也很务实,脚踏实地。在看到机会之后,不去想别人有多美丽的翅膀,不是赶时髦,而是扎扎实实把看到的机会把握好。

在后来的发展历程中,新希望一直在把握“抬头看天”和“低头拉车”的平衡。为了在农业产业中保持龙头地位,新希望在多元化、研发、品牌等各方面都做了先知先觉的安排。只有在机会到来之前做好准备,才能接得住趋势与政策的红利。


Q:您认为新一代企业家的使命是什么?如何做好企业家精神与现代管理机制之间的平衡? 

不同的时代给了人不同的生命密码,赋予了人不同的时代使命…… 在当下的时代,企业家更需要精耕细作、整理队伍、追求更强的产品力。

刘畅:我认为我和父亲最大的差异在于时代的差异。不同的时代给了人不同的生命密码,赋予了人不同的时代使命。

在我父辈的时代,企业家需要胆子大、敢于拼搏。改革开放后40年的高速增长是全球范围内的奇迹,所以过去的企业家都要追求规模与增速。在持续规范化与透明化的道路上,新希望也是先知先觉的:新希望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私营集团公司,也是四川省第二家上市公司。这是第一代企业家的觉知,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

而在当下的时代,企业家更需要精耕细作、整理队伍、追求更强的产品力。我们这一代接班人是很幸运的,因为我们的父辈已经奠定了好的基础,国家大势也给了我们好的机遇。

对于新希望,有三件事是我绝对要抓的重点:

  • 第一,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是我们这代人绕不过去的浪潮。它也不仅仅是上几台机器人或者改几套程序这么简单,而是涉及到组织结构层面上的变革,是持续的过程。
  • 第二,坚持人才的阶梯式培养。从我父亲的时代开始,新希望就非常注重人才梯队的持续年轻化。人才梯队对企业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一定要坚持做下去的。
  • 第三,高质量发展与机构规范化。在当下的时代,企业不能仅仅追求规模,更要追求质量,提高竞争壁垒,这是我们这一代的使命。

长青之道

Q:展望未来,中国的民企或家族企业应如何优化企业管理方式?

未来中国的企业管理方式不是完全学习西方,而是要持续地去挖掘与沉淀我们中国特色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智慧。

刘畅:过去中国的企业很喜欢学习西方的管理学,用西方的工具来套中国的企业管理问题。但是,中国的环境和西方不同,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商帮文化,产生了很多根植在我们心中的商业准则。举例来说,山西平遥在几百年前就有发达的商业文明,有着票号、师徒制等一系列规则。这些规则虽然听起来不像西方管理学的概念那么“洋气”,但它们适合于当时的中国,是真正自洽的。

所以我一直觉得,我们千万不要轻易地去否定自己。中华文明存在了这么久,一定有自己的合理性和适应性。未来中国的企业管理方式不是一味地学习西方,而是要持续地去挖掘与沉淀我们中国特色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智慧。

Q:在您看来,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族企业想要实现基业长青,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要保持清醒的态度,自我迭代,“大王往后退、强将往前冲”…… 一个组织不能只有自己的声音,要防止过度自信,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刘畅:我觉得不是“为了长青而长青”,因为未来百年之中会发生太多无法预测的变化。但我们很希望,能够持续地给这个社会带来很多价值,不管未来新希望会以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存在。所以我也始终在思考,要如何做好准备,应对未来可能的变化。

首先,要为人才提供好的机制和土壤。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比如高考、考公,虽然不是都说好,但它好的一面在于,不论出身如何,只要好好读书、付出努力,就有机会改变命运和改善生活,让人有动力的源泉。而好的公司也是同样的道理。我能从新希望员工的身上感受到他们对于公司的爱,正是因为他们为公司付出了很多,也得到了相应的认可与回馈。

其次,要保持清醒的态度,自我迭代。我的父亲经常被称作“饲料大王”,但他认为一个“大王”永远看不过来那么多个山头,所以提出“年轻化”和“大王往后退、强将往前冲”。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智慧的。一个组织不能只有自己的声音,要防止过度自信,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观察者”的角色,要让企业保持理性、保持开放,要知道自己在哪里。我希望每个人都去找到一个独特的、不可或缺的角色,让这个公司很好地活下去,而不是只追求一时的辉煌。

最后,要随时做好迎接变化的准备。面向未来,新希望要做好“五个新”:新青年(年轻化)、新技术(新技术模式赋能传统产业)、新责任(体察环境)、新机制(合伙人等方式)、新赛道。唯有在组织上、心态上都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在商业模式发生变化与震荡时接得住挑战。

人本精神

Q:您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在人才管理上面临什么样的挑战,需如何应对?

人才管理的真正挑战在于企业的人才观。一定要持续保持自省,看到自己不足的一面。

刘畅:从对人才的吸引力来说,当企业的规模、行业地位、品牌都比较领先时,只要企业保持足够开放的心态,就有机会获取优质的人才;从人才管理“术”的打造上来说,我们也有大量其他企业的案例与经验可以参考。

我认为人才管理的真正挑战在于企业的人才观。企业高层领导非常容易产生一种“我很牛”、“我做对了”的感觉。但我觉得一定要持续保持自省:一方面,企业内部要修练,要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弱点,要看到自己不足的一面;另一方面,在不同阶段都要引进丰富多样的外来人才。这一点反而是比较难的、是需要修炼的。

Q:您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家族企业如何为社会更好地创造价值?

企业的终极目的就是“好好存在”本身。树立好的榜样,对社会产生正向的影响,我觉得这就是企业基业长青的终极意义。

刘畅:我经常自问,企业有了规模和质量之后,最后追求的是什么?我们看到现在的年轻人都很重视健康,相比于“拼命工作”,更加强调“好好生活”。当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生命意义时,企业的环境就要去匹配大家的需求。企业家不能“为富不仁”,不是做做表面上的公益,而是要真正打造让大家觉得骄傲的公司。在企业文化、生产方式、品牌力等各个方面都要改变,将企业的生态和大家美好生活的愿望相结合。

企业的终极目的就是“好好存在”本身。企业存在的每一天都是惊心动魄的,我们总是需要提前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始终保持对于环境有适应能力的体格,让企业好好存在着,树立好的榜样,对社会产生正向的影响,我觉得这就是企业基业长青的终极意义。

★ 企业简介 ★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新希望集团旗下最大的农牧食品产业板块。公司立足农牧产业、注重稳健发展,业务涉及饲料、养殖、肉制品加工及商贸等领域。截至2021年底,新希望六和在全球近20个国家建立了700余家分、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200亿元,饲料产能世界第一、禽产业世界第五,猪产业与食品产业也位居全国头部,先后获得2021福布斯全球2000强第917位、2021年《财富》中国企业500强第95位、“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


关于BCG访谈专家

廖天舒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BCG中国区主席,BCG CEO私享课亚太区负责人。

阮芳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BCG组织与人才专项亚太区及中国区负责人,中国企业领导力学院负责人。

黄一超博士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BCG组织与人才专项中国区核心领导。

潘凝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咨询顾问。

相关内容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