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以财富管理为支点,中信零售实现大突破
本文共约 3192 字
阅读预计 6 分钟
投稿及合作:wealthmagazine@163.com
引言
近日,中信银行公布2023年业绩报告,年报数据显示,中信银行在报告期内营业收入2058.96亿元,较上年减少2.6%,是自2010年以来的首次下滑,归母净利润670.16亿元,较上年增长7.91%。
虽然营业收入有所下滑,但在零售和私人银行业务领域,中信银行表现亮眼,2023年中信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收入达到864.24亿元,零售AUM突破4万亿元大关,零售营收贡献提升至 42%,零售业务成为中信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中信银行在高端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也不断提升,私人银行客户达 7.40 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0.64%。
财富管理银行:中信零售业务大突破
2021年,中信银行在中期报告中明确提出以财富管理为战略支点,以“板块融合、公私联动、集团协同”为三大杠杆,实现中信零售的“撑杆跳”,在当年的业绩发布会上,方合英董事长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计划在接下来的两到三年时间内,即大约到2023年或2024年,使零售业务的收入占比突破50%的大关,以此促进银行业务结构的升级和收益来源的多样化。
2022年,中信银行在其年报中首次提出以财富管理为核心,打造“新零售”的战略目标。同年3月,中信银行详细阐释了“新零售”战略的框架,并首次提出了“零售第一战略”的概念。这一转变对于传统以对公业务为主的银行而言,其自我革新的决心不言而喻。
尤其在2023年,中信银行持续加大对零售业务的投入,以“全客户-全产品-全渠道”三全适配为经营方略,“板块融合、全行联动、集团协同、外部联结”四环为发展路径,“数字化、生态化”两翼为能力支撑,全面深化“主结算、主投资、主融资、主活动、主服务”的“五主”客户关系,目标是打造客户首选的财富管理银行,关键岗位如零售投资顾问、财务顾问和市场经理的人员配置接近300人。
更为重要的是,零售业务的战略地位不仅在认知上得到了提升,而且已经开始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为银行带来了显著的业绩增长。
年报显示,2023年中信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实现了收入864.24亿元,管理的零售资产总规模突破了4.2万亿元大关,收入占比达到了42%,在零售理财业务领域,中信银行不断推进业务向净值型产品转型,加强投资研究的驱动力和提升专业能力,截至报告期末,零售理财产品的余额已达到1.26万亿元,实现了6.11%的年度增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信银行代理销售的非本行理财公司产品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与上年相比大幅增长了67.86%。
在代销基金业务方面,中信银行抓住市场低位的布局时机,优化客户的资产配置结构,并持续对“金种子”权益基金进行投资布局。在报告期内,中信银行募集资金总规模超过百亿元,其中多只产品的首次募集规模在同期业内排名靠前。通过线上化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全面升级了手机银行APP中的基金频道场景,极大优化了客户体验,基金频道的月活跃用户数(MAU)同比增长了45.79%。
尽管中信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仔细观察,中信银行在实现零售业务对整体营收贡献度的提升方面,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空间,具体来看,在过去的三年里,零售银行业务在总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出轻微的波动,分别为40.4%、40.1%和42%,距离方合英董事长描绘的“50%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零售业务营收占比
在2023年,中信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税前利润出现了下滑,从2022年的173.80亿元减少到159.35亿元,减少了14.45亿元,降幅达到了8%。这一变化表明零售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所减弱。
此外,2023年零售业务的利润占比也有所下降,从2022年的23.7%降至21.3%,下降了2.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银行零售业务的不良贷款率也出现了小幅上升,这可能会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和风险控制带来一定的压力,零售转型阵痛还在持续中。
面对这些挑战, 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 明确表示
“中信银行的零售业务已经完成了补短板的阶段,接下来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信银行将把握时机,推动零售业务的升级转型,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强化核心竞争力,力求在财富管理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打造成为一家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
“新零售”理念:助力私行AUM突破万亿
在私人银行领域,中信银行同样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私人银行客户(个人管理资产月日均余额达到 600 万元及以上的客户)达 7.40 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10.64%,富裕贵宾客户突破40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7.88%。报告期内,私行客户管理资产日均余额 10,312.70 亿元,同比增长 8.37%。
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关键指标
从2021年到2022年,中信银行在吸引新客户和维护现有客户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私人银行客户数量从6.03万户增长到6.68万户,增速为17.87%,虽然2023年客户数量增速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同样,2023年,中信银行的AUM日均余额增加到10,312.70亿元,同比增长8.37%,与2022年相比,增长率也有所减缓,但资产管理规模仍然实现了稳健增长,尽管增长率有所波动,但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整体上仍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年报中特别提到,2024年,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关键实施阶段,对中信银行而言,同样是一个战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银行已经制定了《2024-2026年发展规划》,提出了“五个领先”的战略愿景,即打造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综合融资银行、交易结算银行、外汇服务银行以及数字化银行,以推动银行业务的全面升级和转型。
特别是在财富管理领域,中信银行通过对全客户、全产品、全渠道经营体系的升级,打造“资产管理、私人银行、消费金融”三张名片,更好地帮助客户实现跨期资产配置、平滑收入曲线,实现财富的代际传承。
具体来看,首先,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战略贯彻了“新零售”理念,坚持客户中心、专业引领的原则,基于私行“客户、产品、队伍、服务、数字化”等体系化建设,全面提升私行经营的专业化能力。私行客户综合经营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覆盖高净值客户多元化需求的“五主”综合服务的持续深化,都是中信银行在私人银行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其次,中信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还依托“四环联动”经营目标客群,多元化场景获客体系的持续完善,以及“云企会”等获客场景的不断丰富,公私融合的纵深推进,使得私行客户获取同比增长达到78%。此外,出国金融“少年行”子女教育服务体系的持续升级,以及“借贷联动”和“跨境联动”等策略的实施,都为私行业务的增长注入了新动能。
同时,投研引领是中信银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私行客户资产配置结构的不断优化,私行投研团队的引领作用,以及全周期服务的实现,都是中信银行在私人银行领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此外,家族信托业务的推出,以及私行队伍建设的持续加强,也为私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除此之外,品牌权益服务体系的持续丰富,以及私行中心布局的加速,都有助于提升客户体验和品牌形象。私行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科技赋能的成效初显,也为私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尽管中信银行在零售和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特别是在资产管理规模和高端客户服务方面实现了突破,但中信银行的目标是成为客户首选的财富管理银行,这不仅需要在产品和服务上不断创新,还需要在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上持续加强,中信银行依然任重道远。
文章作者:
《财富管理》杂志社 傅烨珉
免责声明:本文涉及的内容仅供参考,本文所发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发布者立场,同时不构成对所述产品及服务的出价、征价、要约或要约邀请,不构成买卖任何投资工具或者达成任何合作的推荐,亦不构成财务、法律、税务、投资建议、投资咨询意见或其他意见。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文涉及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开年报看私行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