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头条-财富管理-正文

注意,你的银行理财可能被强退

作者 | Dora老师
来源 | 无趣的Dora

2018年以后,

做理财的人一定要心脏好。

大家好,我是Dora老师。

你有没有因为不注意短信,错过重要的事儿? 

如果有,又如果你恰好这几年在银行买过长期险的理财,建议你先去看看短信。 

你的理财,有可能会被强制赎回。 

▲图源网络

1、部分银行理财被强退

我习惯睡觉前刷一圈新闻。

昨天这一刷,睡不着了。 

▲图源见标题 

一部分“老”银行理财开启了强退模式:还没到期,也退了。  

开头贴图的那张,工银不是唯一一家,从界面新闻的信息来看,邮储银行、青岛银行在2019年年末就清退过一波。 

有人说违约了。 

▲图源微博

真的吗?我专门去官网下载了这个产品的说明书: 

▲图源工商银行官网下载文件截图

仔细看下来,还真的不违约。。。

▲截取自相关产品说明文件

合同中明确说明了,为了保护客户利益,银行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情况提前终止产品

以后再买什么金融产品,大家一定要记得看合同。 

当然,以前也没怎么见过这种情况。今年真是啥事儿没干,光顾着见证历史了。 


2、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像快讯中说的那样,这一波清退可能跟银行的成本收益倒挂有关。 

2018年4月分界,银行理财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2018年4月之前,银行理财属于“隐性保本”。 

虽然合同上说了可能会有损失,但实际上收益和本金都保住了。 

2018年4月以后,资管新规发布,明确要求银行理财要打破刚性兑付,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 

——明着暗着都不能承诺的那种。 

所以以前发行的“老”理财,压力就非常大。在此之前发行的老理财,还有很多是“阶梯型产品”: 

客户可以一直持有,没有截至期限,持有期限越长,收益越高。 

这类产品一般都给到了5%以上的收益。 

回顾去年以来的环境,流动性充足,资产收益率普遍下降。 

关键是银行的理财产品规模大,这种缺口就相当恐怖。 

有媒体统计,某家知名银行在截至2020年7月末的理财产品总规模接近1.5万亿元,其中净值型产品近9000亿元。剩下6000多亿,都是待整改的产品。 

承诺给用户了5%,自己实际收益率4%,差一个点就是60多亿的缺口。 

这还只是一家银行,比昨天我们算的万能险百亿补贴夸张多了。 

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解决,银行也都采取了各种方法,比如发行新产品承接、二级市场出售、部分回标等,不过,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所以,要求客户提前赎回的情况估计还会继续。 

如果某天你收到了银行的短信,别觉得惊奇。  


3、收益为负的理财产品

资管新规要求严格,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监管要求银行理财进行“净值型管理”,就曾经出现过“负收益理财”的新闻。

▲截取自招商银行APP 

举个例子, 以前的银行理财都是先约定好收益率。 

比如,买1万产品,约定5%收益,期限一年,那么到年末一次性拿回10500元。 

一年内发生什么事你不用关心,反正年末会连本带息给你。 

但是净值型管理就不一样了。 

产品净值是1.00,你买了1万元的理财,相当于买了1万份产品。 

现在要求净值信息透明公开,那么在期限内净值波动,就会造成你的资产波动。 

比如净值降到了0.98,那么你的1万份资产总价值就是9800元,相当于亏了200。

再折合成年化收益率,就变成了负的。 

这就是为什么之前会出现负收益的理财。 

产品还是那个产品,但信息披露方式和管理方式全变了。

变得更成熟、更规范,不过一开始转变起来,有点刺激。

想象一下,一大早起来打开APP,发现自己买了一个“负收益”的理财,心态瞬间爆炸。 


4、心脏不好的人不适合理财  

资管新规以后,所有金融机构都在做一件事: 

帮助用户建立正确预期。 

这些预期包括且不限于: 

收益是不保证的。本金可能也是不保证的。 

银保监的郭主席也在2018年的金融论坛上就提醒: 

“努力通过多种方式让人民群众认识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对刚性兑付不要心存幻想,现在已经不是可以闭着眼睛买买买的年代了。 

敢闭着眼睛瞎买,它就敢帮你全亏出去。 

该看的合同,一个字都不能少看。

 另外经过了负收益、强退这些事,大家的心态也要调整。 

理财,一定要有好心态。 

即便是稳健型产品,也要有一颗强心脏。 净值化管理,产品波动会实时展现在我们有眼前,即便稳健型的理财也可能会出现亏的时候。 

负收益以后还会发生,波动常态化,可别有点波动就吓得不要不要的。

以前我们说,心脏太脆弱的人不适合玩股票,现在看来,心脏太脆弱的人可能也不适合做理财……

要么练就一身是胆,自己抗住。

要么把钱交给专业的人打理,眼不见为净。

这就是成熟金融市场下的常态呀……

相关内容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