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头条-互联网金融-正文

组织机制与人才篇 | 2022,银行如何落实银保监会《关于银保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2021年1月10日,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其中董事会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高级管理层统筹负责数字化转型工作。

BCG前期积极参与该指导意见的制定过程,结合在国内领先银行的实施经验,以及对全球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洞察,献计献策。BCG认为该指导意见前瞻、全面、具体,指导意义强,将对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过去五年中,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上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在众多领域取得局部突破,例如零售渠道转型、数字化营销、核心系统下移改造等方面。但是,对照指导意见的要求,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在覆盖的广度与深度上均有不足,口号虽然喊得响,实际往往止步于“点状突破”,尚未实现“全局性、规模化、可持续”的变革。作为董事长、行长,如何驱动从点到线到面到体的全面变革?针对该问题,BCG提出十大关键要素:

1 一把手的认知是数字化转型的起点

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一场认知与思维的革命,“一把手”的数字化认知是真正的动因。不建立在领导者认知水平上的转型,无法驱动脱胎换骨的变革与能力升级。唯有一把手亲自参与并推动转型,转型才可能成功。这是转型的起点,也是最高领导者的责任。

2 战略格局决定数字化转型的终局

转型成果的丰硕与否,取决于对数字化转型终局的定义。如果仅仅抓住小的价值点,缺乏魄力,不愿投入,转型往往止步于“点状突破”。若战略格局大,定力足,目标宏伟,自上而下拧成一股绳,不惧资源投入,一步步持续推进,转型将成效显著,实现“由点到面”的全局性突破。

3 数字化转型要业务引领,摆脱传统“增网点、加人头”的增长模式,追求非线性增长

数字化转型与经营一张皮,这是根本原则。数字化转型不是科技部的独角戏,转型的核心还是要创造业务价值。如果不能以数字化赋能业务,数字化与经营两张皮,业务成效就难以实现。

4 数字化转型当前阶段的重点是端到端客户旅程重塑,下一阶段的制高点是平台化、智能化

着眼当前,以客户体验为核心,以客户旅程为主要抓手,在“渠道与营销”、“产品与服务”、“管理与经营”三大领域全面升级。多数银行的客户旅程重塑仍片面关注“渠道与营销”,并未在产品与服务流程、风险合规管理、客户经营和组织协同上做突破,导致转型沦为“面子工程”。

5 数字化转型办公室担责,数办的统筹、规划、组织推动能力,决定了落地执行的确定性

数字化转型办公室不是“领导小组”,而是“工作小组”。数办需要承担明确的责任和目标、明确转型的行动方案,有资源与考核抓手,牵头统筹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跟踪进度,定期组织向领导委员会汇报,有力推动问题的解决,才能确保落地有序进行。

6 专项财务资源投入机制,为数字化转型创造基本条件

在科技开支之外,设立数字化转型创新基金。不但要“舍得投”,还要“持续投”。创新基金在领先银行的探索表明,创新基金早期管控过严,容易导致“有预算,不敢投”,申请流程繁,审批时间长,让业务部门、分支行望而却步,久而久之,成为无源之水,难以实现鼓励创新的目的。  

7 关键人才在转型中起到引领作用,人才是转型的重点,要常抓不懈

建立敏捷、业技协同、柔性组织,找到数字化的感觉与氛围,让全员动起来,形成组织势能。

8 尖刀项目的选择与成功,是破局关键

数字化转型的前期,以灯塔项目“立标杆、树信心”至关重要。在众多项目中,抓住有战略重要性、能落地见效的尖刀举措,作为转型的突破口,由董事长、行长亲自参与推动,匹配充足资源,试点突破见效,复盘成功经验,全行铺开,是领先银行“数字化转型破局”屡试不爽的打法。

9 科技短板无法回避,包括科技管理能力、架构与基础设施升级

数字化时代,业务需求的快速迭代倒逼科技提速。传统竖井式架构,导致数据孤岛林立、系统重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无法释放数据资产的价值,更无法在系统、服务层面上实现“模块组装、高度复用”的灵活性。为支撑“微服务、组件化”的架构改造,核心系统下移、基础设施云化、容器化升级成为必选项,而非可选项。

10 选对咨询合作伙伴

数字化转型并非新议题。上一个五年,领先银行已经在数字化转型中探索,积极与外脑合作,开展规划、落地、复盘,并总结方法论。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有迹可循,适当引入外脑,可以避免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走弯路,更稳、更快见成效。然而,要强调的是,外脑不能“包办一切”,外脑能够帮助规划设计,驱动流程再造,拉通组织,开展人力变革与机制创新,但不能取代的是董事长、行长对数字化转型的决心、定力与资源投入。

自指导意见印发后,市面涌现出大量解读,大多数开篇叙事宏大、思考高屋建瓴。BCG认为,过去五年,银行已经在数字化转型中取得了局部突破,完成了阶段性认知与探索的过程。在与各行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不缺“大而全”的规划和解读,而是缺少针对一些关键问题的实操经验,缺少对数字化转型认识中的空白、误区的提醒。BCG结合多家银行领先实践和近百次与银行高管的交流,针对转型中存在的空白和误区,发布系列文章,深入探讨转型的“组织机制与数字化人才、转型管理与科技治理、架构与尖刀举措”三大议题,助力董事长、行长实现数字化转型“从星空到指间”的落地。

大多数银行在数字化转型初期,往往科技先行,理顺科技部门内部“小循环”,增加科技编制,以期解决组织机制和数字化人才问题。然而,“小循环”搭建完善,不代表科技与业务的“大循环”运行良好;科技编制增加,也不意味着数字化人才缺口的补齐。组织机制的破局之道,在于业技深度协同,建立敏捷机制,实现科技提速;数字化人才的破局之道,在于把准人才招聘的“一大原则”,针对稀缺岗位,有的放矢补齐短板。

01 组织机制破局“三板斧”

传统银行的烟囱式组织和瀑布式开发模式下,科技响应速度慢,饱受业务诟病:“IT开发上线排期长,系统一建设就是一年半载,一升级就是三个月起跳,系统迭代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业务发展的速度!”响应慢的本质原因在于“大循环”机制尚未建立,科技、业务各自为政,服务于各自的KPI,部门墙厚重,横向协调困难,成为发展的掣肘。如何突破组织机制的束缚,实现“业技协同、科技提速”?BCG提出“科技内嵌,敏捷机制,开发运维一体化”三板斧。

第一板斧:科技内嵌

通过科技内嵌、交叉考核、“金三角组合”的方式,从组织机制上实现科技与业务团队的强绑定。

 科技跟着业务走,将科技团队内嵌至业务条线,多数人员合署办公,降低沟通成本。

案例1
以国内某领先银行A为例,行内科技与科技子公司人员共5,000-6,000人,其中占比80%的科技人员均内嵌至业务条线,以互联网BU制为模板,拆解科技团队。科技团队分散到各条线内:例如,零售条线内分为基础零售、信用卡、私行等多个业务板块,每个板块下面再进行拆分,如“基础零售”拆分为账户中心、开放银行等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对应20-30人的科技团队。科技与业务人员合署办公,使得科技资源融入业务,便于科技快速响应业务需求。 

案例2
以国内某领先银行B为例,构建“一部六中心”,以信息技术部为轴,部署零售应用开发、批发应用开发、测试、数据、基础设施研发、数据资产、平台研发六大中心,支撑业务与IT的协同。其中,零售应用开发中心、批发应用开发中心内嵌至条线,形成总对总对接模式,快速响应业务需求,为产品敏捷迭代做支撑。

案例3
以国内某龙头科技企业为例,将科技人员打散,除少部分做企业级架构和中台能力构建外,其余科技人员融入业务部门,与业务人员形成联合混编团队(Business Enable Team)。通过全面推进“业务IT一体化”,解决横向协同难的问题,让技术人员更贴近业务,降低沟通成本,充分赋能业务流程,驱动不同业务板块的个性化应用系统落地。

 科技的考核和薪酬与业务指标挂钩。

案例
以国内某领先银行A为例,科技人员考核的30%与业务指标挂钩,剩余70%与传统科技考核指标挂钩(如系统稳定性、交付时间)。同时,科技人员的奖金基数受到所属业务部门整体表现的显著影响。考核、薪酬上的强关联,打破了业务、科技KPI割裂,各自为政的局面,使得科技、业务“劲儿往一处使”,以拉动业务增长为共同的目标。

“金三角”(即业务经理、产品经理、IT经理)组合,打造数字化产品。随着业务线上化,银行打造数字化产品需求日益迫切。数字化产品的打造不仅仅是将线下流程照搬到线上,还需要洞悉用户需求、设计交互界面、确保交易流程顺畅、数据打通、权益匹配,甚至需要考虑到风险、合规管控的前置等多个维度,才能既满足监管合规的要求,又保证全流程、端到端的客户体验,还能驱动业务增长。随着复合型能力要求的提升,“金三角”组合应运而生。业务经理(熟悉金融业务,负责金融业务拓展)、产品经理(聚焦线上产品的设计、迭代)、IT经理(关注产品开发、测试与上线)三位一体,三项目经理制,联手打造数字化产品。

案例1
以国内某领先银行A为例,每个一级部门下的二级部门均设立产品经理(CPO),负责线上产品的运作和经营,形成“CPO+业务负责人+CTO”的金三角。

案例2
以国内某领先银行B的手机银行为例,针对基金板块,“金三角”各取其长,考核各有侧重。其中,基金业务经理关注金融业务的拓展,考核侧重于基金销售规模、基金准入数量与质量等;产品经理聚焦产品设计与持续迭代,考核维度侧重于MAU、各环节转化率;IT经理关注产品开发,考核侧重于交付时间及质量。在金三角组合的基础上,该行还强调“产品要懂业务”(如参与业务讨论,加深对金融业务、监管合规要求的理解),“业务要往后走”(如参与功能设计、提出交互优化建议),“IT要往前走”(如亲自参与客户访谈,不仅仅靠业务经理、产品经理作为“客户之声”的二传手),确保三者的深度融合。


第二板斧:敏捷机制

基于国内银行现有的文化和组织基础,推进全组织、规模化的敏捷模式还为时尚早。国内零售银行也不乏尝试全组织敏捷,但推行一段时间后,又取消部落制,回归原有部门制的先例。本质上仍然在于国内银行业环境尚未成熟,规模化敏捷对原有组织、考核、文化的冲击过大,在新旧机制的冲突中,难以实现创新与业绩、授权与风控之间的平衡。领先银行往往以重点项目作为突破口,探索跨部门敏捷协同的机制,也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敏捷项目方法:

  • 联合团队,集中办公:抽调多职能(含业务、科技、风险、合规等)人才,组建联合团队,集中办公。
  • 指标共背,目标一致:项目KPI指标由团队所有成员共背,确保成员向同一个目标努力。
  • 单设奖金,专项考核:设立单独的项目奖金池,根据项目成果进行分配;同时,设立项目层面的专项考核,作为员工年度考核的输入。

敏捷项目做完后,人才回流到原有部门,年度考核和晋升仍以原部门为准。这类敏捷项目制的尝试,对组织冲击力小,适宜在短时间内组织起跨部门团队,集中资源办大事。一旦灯塔项目成功,银行可逐步扩大敏捷范围,复制成功范式。

案例1
以国内某领先银行B为例,一把手牵头,筹建一支400-500人的跨部门团队,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打造出领先同业的手机银行APP。该行在总结“敏捷项目制”经验后,又将该制度运用到30余个行内重点项目上,均取得显著成效。

案例2
以国内某领先银行A为例,敏捷项目制初显成效后,4年时间,将敏捷项目制推广到三大业务条线,将项目上线的平均时间(3个月)缩短至35天,成效显著。对标银行B,银行A在敏捷项目的发起上更为灵活,数量更多,范围更广,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级别不够高,成员投入程度低,效果一般的项目。

各行在推进敏捷的过程中,难免遇到挑战,也往往在“少而精的试点”和“规模化推广”的中间地带不断尝试、摸索。但无论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敏捷的趋势势不可挡,各行对最佳平衡点的把握,仍需以“敏捷”之道,解“敏捷”之题,以勇于尝试的精神迈出第一步,通过小步快跑,迭代调整的方式,探索出最为适宜本行的路径。


第三板斧:开发运维一体化(DevOps)

科技提速,敏捷交付,倒逼从开发到运维的全流程一体化。DevOps的优势体现在三点:

  • 大幅降低运营人员的手工部署与版本发布工作量。随着微服务架构的普及,应用数量与复杂度大大提升,加之大规模、分布式部署集群的涌现,导致手工部署与版本发布已经不具备可行性。
  • 出现问题后便于快速定位,解决问题,一键溯回,解决传统银行在升级出现问题后难于定位根因,版本管理混乱,导致回溯困难的挑战。
  • 缓解开发与运营之间的信息“鸿沟”和协作问题,开发人员往往希望系统上线更快,基础设施响应更快,而运营人员则要求更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成功采用开发运维一体化的领先银行,大幅缩短了版本迭代的时间,将原来的季度迭代缩短到月度迭代,甚至每两周迭代一次,实现了“敏捷研发、持续集成、持续交付”的核心目标。

DevOps交付体系的构建,不仅要从支撑工具层、应用层、分析层“三层”入手,打造能力体系,更需要变革流程与合作机制。然而,后者往往被银行所忽视。

流程层面的变革,包含从需求管理、开发管理、质量管控,到编译、打包与部署等一系列流程的升级改造。

 合作机制上需要突破,根本上在于DevOps模糊了开发和运维人员的职能边界开发要向后走,例如原来的代码的发版上线由运营手动完成,而DevOps之后,发版上线自动化,由开发完成即可;运维要向前走,随着原有的手工运营工作大幅下降,运维人员要向前参与到架构设计中,提出自动化运维要求,开发自动化运维工具,从而实现更敏捷、高效的协作。

以组织机制“三板斧”破局,强化业技协同,实现科技提速,是董事长、行长层面驱动全行层面数字化转型的利器。一旦组织机制成型,更深、更根本的转型将由人才结构的深度调整来驱动、落地。

02 规避三大误区,实现数字化人才破局

面对数字化人才缺口,尽管董事长、行长们求贤若渴,甚至在编制、薪酬体系的突破上进行了种种尝试,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以国内几家中大型银行为例,随着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行内大幅增加了科技编制。尽管科技人员数量在2-3年内翻番,但受银行自身品牌文化、薪酬吸引力等多种因素所限,补充进来的新鲜血液大多数都是应届毕业生,短期内难以引导业务转型,还是跟着老员工,按照老一套的思路去做,老气横秋,还没成长就被同化了。如何破局数字化人才困境?BCG服务国内外多家领先银行,总结出具体、实操性强的人才招聘“一大原则”,最为稀缺的“17大岗位”盘点,与“扬长避短”的人才引入策略,避免银行陷入人才招聘“三大误区”。

一大原则:招聘的首要任务在于聚焦领头羊

数字化人才招聘的第一大误区是“趋易避难,只招底层,不揽将才,人才引入重量不重质”。人才招聘的首要任务,在于招聘层级要调高,不能光招底层,而是要聚焦于领头羊。因为找到领头羊,解决的不是一个人才岗位的问题,而是解决了整个人才梯队的问题。领头羊一能充分发挥在理念、技术、经验上的优势,促进业务发展,推动转型落地,也就是“成事”;二能建立起配套的管理体系、制度、标准和流程,也就是“搭台”;三能通过传帮带,培养人才,带出数字化队伍,也就是“育人”。数字化领军人才(例如有数字化思维和转型经验的业务高管、首席信息官、首席数据官)很稀缺,要不惜重金选聘,辅佐董事长和行长决策,避免出现“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战略性失误。领先银行能够成功应对数字化人才挑战,无一不是从领头羊开始突破,驱动整体人才结构的变革。基于文化与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同,不同银行对领头羊的层级定义呈现差异化,有的聚焦于高管层级的引入,有的强调内部提升,对高管空降的模式有所保留,招聘层级主要以中层(即团队负责人、部门带头人)为主。

案例1
以国内领先银行A为例,数字化转型伊始,就在高管层、总监级别大力引入具有互联网、金融科技或咨询背景的人才,充分授权,驱动数字化转型。不但转型效果显著,还持续培养出数字化人才梯队。

案例2
以国外某领先银行D为例,不但从科技企业吸引顶级人才(如谷歌原云计算、人工智能负责人,担任该行的全球AI负责人;原亚马逊 “Andon Cord”客户体验团队全球高管,担任该行的消费金融和财富管理客户体验负责人),还通过并购金融科技公司,吸纳创始人及其背后的数字化人才梯队。

案例3
以国内领先银行B和C为例,由于这两家银行强调文化的一脉相承与人才的内部提升,除个别高管外,数字化人才的招聘层级主要在中层(对标股份制银行的经理、团队长层级,国有行的处长层级),招聘来源主要是互联网大厂。通过1-2年的培养期,视人才的融入情况与业绩表现,提速晋升,使其承担更大的责任。在这种体系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对金融业务的理解逐步深入,加之互联网背景,能够在带领团队在转型中发挥骨干作用,将转型落到实处。通过5-7年的持续培养,当年引入的精英人才也顺利晋升到首席、总监,甚至高管层。


重点招聘:最为稀缺的“17大数字化岗位”盘点

数字化人才招聘的第二大误区,是“将数字化人才等同于技术人才”。正如指导意见提出,数字化转型是全行级、全方位的转型,不等同于IT转型。那么,数字化人才也不应该仅限于科技编制,而是应渗透到组织的方方面面。BCG从“业务、架构、数据、技术”四大领域入手,盘点了“17大数字化稀缺岗位”及相应的招聘来源,实操性强,便于银行在人才招募时有的放矢。

业务领域:稀缺岗位源于数字化业务模式的出现。以零售银行为例,随着客户获取场景化,经营模式线上化,从跑马圈地到存量经营,从客户经理人工服务向人机结合服务模式的转变,银行亟需补充产品设计、场景获客、数字化运营和用户体验管理等能力,主要面向互联网大厂、科技企业和新媒体等企业招募

案例
以国内某领先银行A和B为例,在零售银行增设产品经理岗(明确产品定位,主导产品设计,推动协调相关方,确保产品交付),交互设计岗(产品调性、交互体验设计),获客岗(通过MGM、生活缴费、出行等场景导流获客),运营岗(活动运营、内容运营、平台运营等互联网运营能力,实现客户活跃、留存、变现的目标),用户体验岗(用户研究、调研、体验追踪与持续提升)。

架构领域:随着领先银行纷纷对架构进行“组件化、微服务”改造,该领域复合型人才或者技术大牛均稀缺,主要面向互联网大厂、科技企业和金融同业招募。

  • 复合型架构师岗:了解最新架构领域知识,熟悉行内架构和业务流程,熟稔微服务组件的拆解和重组逻辑,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解决核心业务问题能够创新思考。
  • 技术架构专家岗:专注于特定领域的技术架构研究(如风控、语音、人脸、图像识别等),同时熟悉相关应用系统的设计。

案例
以国内架构领先银行A和B为例,不但大力招聘上述两类架构师,还强调架构师团队的“年轻化”和“业务化”。传统银行体系内培养的架构专家,熟悉传统技术和行内架构,但对新技术领域(如分布式架构、微服务、API)的实践不足,需要补充有互联网背景的新鲜血液。同时,架构不再是 “高高在上,远离业务”,而是深度融入业务。这两家银行均将大部分架构师内嵌至业务条线,只留少量架构师进行企业级架构的把控,和特定技术领域架构的研究。

数据领域:领先银行对数字资产的重视,以及在数据中台领域的探索,使得数据复合型人才与技术大牛极为抢手,主要面向互联网大厂、科技企业和金融同业招募。

  • 数据挖掘/分析岗:既要懂数据,又要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海量数据构建标签体系,搭建模型,以大数据用例驱动业务,将数据价值最大化。
  • 数据专家岗:聚焦特定领域的技术研究,例如隐私计算、区块链、联邦学习,防止数据泄露,确保数据安全与应用合规。

值得注意的是,复合型数据人才需要贴近业务,解决业务问题。除部分数据专家聚焦于技术研究、数据架构与中台搭建外,大量数据挖掘、分析人才应归属于业务部门,或内嵌至业务部门,才能充分了解业务,通过大数据用例(如预防客户流失、临界客户提升、促复购、MGM),驱动业务发展,释放价值。

技术领域:传统IT岗位不难招聘,稀缺岗位聚焦于三大新领域(开发运维一体化,基础设施云化、容器化与主机下移,网络安全),主要面向互联网大厂、科技企业招募。

  • 开发运维一体化:与传统的开发、测试、运维不同,强调对微服务架构的理解,拥有开发运维流程自动化的经验。开发岗:基于微服务架构、理念、平台、工具来开发,形成组件化模块。测试岗:全栈自动化设计及开发,为自动化开发测试做支撑。运维岗:自动化运维工具的设计及开发,为前端开发测试做支撑,解决数字化运维中的多种“疑难杂症”。
  • 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支撑基础设施云化、容器化、主机下移三大改造方向。云化:云计算、IaaS、PaaS等核心技术开发。容器化:容器、虚拟化技术和调度系统的开发及落地。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设计与开发,支撑国产替代、主机下移。
  • 网络安全:随着网络犯罪组织化、攻击方式定向化、攻击目标数据化,信息系统云化,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复合型人才和顶级专家人才都呈现稀缺状态。规划设计岗:了解金融业务,熟悉网络安全整体布局,有顶层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攻防专家岗:熟悉渗透测试,拥有丰富攻防经验的技术专家。

随着业务转型的纵深发展与新技术应用成熟度的提升,数字化人才的岗位将更为多样、专业。以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为指引,绘制能力地图,明确能力缺口,对标领先银行、金融科技企业的岗位设置,迭代数字化人才的具体岗位需求,是业务与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持之以恒推进的工作。


“扬长避短”的人才引入策略

数字化人才招聘的第三个误区,是“片面强调薪酬突破”。传统银行比照互联网大厂,往往认为自身薪酬吸引力不足,从而片面强调高薪的作用。对于顶尖人才的吸引,的确需要薪酬体制上的突破,但高薪并非唯一答案,也不一定是长久之计。互联网企业的“内卷”、“35岁职场人困境”,也让大量人才渴望安全感和稳定长期的职业发展路径。银行如何扬长避短,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基于银行自身的文化与人才培养机制,结合招聘层级与具体岗位,在 “安全感、长期培养”与“高薪、高淘汰”之间选取适宜的平衡点。

案例1
以国内领先银行A为例,招聘以将才为主(高管、总监级别),原则是“给1.5倍工资,干2个人的活”,强化高薪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在人才引入后,以“高淘汰、拉差距”为基准,加大人才淘汰力度,年终考核奖金差距高达几十万到上百万。模式与互联网最为接近,成效显著,但与此同时,离职率也高,队伍稳定性也受到影响。

案例2
以国内某领先银行B和C为例,招聘以中层为主,再由中层内部培养、选拔至高层。招聘时一方面强调在薪酬上对标互联网企业,领跑银行中的前1/4分位,另一方面强调长期稳定的职业发展。这种相对平衡的方式也吸引到了不少数字化人才。人员稳定性高,数字化转型稳扎稳打。

随着大量人才的引进,编制也是困扰传统银行的实际问题。除了在行内盘活编制外,领先银行往往灵活运用科技子公司编制,实现数字化人才的快速补充。值得注意的是,行外编制的薪资水平、培养力度需与行内编制对齐,防止两者差距过大,降低对人才的吸引力。

“筑巢引凤”只是开始,引得来,留得住,才能稳步推进“规模化、可持续”的数字化转型。银行需要优化人力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不但在“选”上面下功夫,在“育、留、退”环节上也要充分考虑数字化人才在文化融入、绩效管理、能力培养、发展路径上的诉求,多措并举,提升员工体验,实现“固巢留凤”。

关于作者
何大勇 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BCG金融机构专项中国区负责人。
谭彦 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
孙蕾 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合伙人。
孙中东 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智库资深顾问。

如需联络, 请致信GCMKT@bcg.com

相关内容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