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资助——解读香港《施政报告》重点
此前,我们解读了《施政报告》相关政策与措施中“抢企业”、“抢人才”的重点。上周我们又侧重分析香港吸纳高端、优秀人才的政策,及相关人才在香港的发展前景。本周,我们将继续关注《施政报告》中对企业的资助计划。
在重温《施政报告》对企业扶持的政策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在港的非本土企业情况。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最新驻港海外及内地公司数据[1] 披露,2021年母公司在海外及内地的驻港公司数量达9049间,包括1457间地区总部、2483间地区办事处及5109间当地办事处。按母公司所在的国家/地区分析,中国内地以2080间公司高居榜首,之后分别为日本(1388间)、美国(1267间)、英国(667间)及新加坡(449间)。
这些公司涵盖多个行业,其中进出口贸易、批发及零售业公司数量居首位,共有4294间公司,其次是金融及银行业(1728间)和专业、商用及教育服务业(1361间),总就业人数达四十七万三千人。2020年,驻港公司共创造约47566亿港元的业务收入。总体来说,驻港海外及内地公司为香港行业发展、提供就业、稳固国际中心地位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小觑的力量。
对于企业而言,在企业评选在港经营的影响的因素中,香港的简单税制及低税率、资讯的自由流通性、廉洁的政府、政治稳定及安全性以及自由港地位是影响企业选择在港经营的最主要的因素。
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外,我们相信,《施政报告》中提到的将给予落户香港的企业的帮助,在不久的将来也能成为企业选择落户香港的重点因素。
支持外地企业落户香港的相关政策
如上图所示,香港政府将陆续落地资助政策,包括增加资助投入、提供场地支持、减免政府费用、加强交通建设等。
对于大湾区企业而言,金融科技企业落户香港,可以接收来自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金融科技概念验证测试资助计划:
《施政报告》中特别强调将重点发展“北部都会区”作为香港未来策略的发展据点,“北部都会区”除了将设立以行政长官亲自带领作高层政策指导及监督的“北部都会区督导委员会”和由财政司司长主持并由专家及社会人士组成的“北部都会区咨询委员会”来推动区域的发展、与大湾区产生协同效应以外,重点还将利用边境优势,协同深圳创新科技产业集中地,促进口岸地区的综合发展。
比如,为支持创科和其他产业发展,“北部都会区”将在未来五年陆续推出产业用地,落马洲河套地区已兴建三栋大楼,部分河套用地明年起将招商引资;河套地区以外的首批新田创科用地,将于2024年动工等等,计划落户香港的大湾区企业,同样可以享受来自都会区的场地支持。除此之外,香港还和内地在粤港、港深的合作架构下成立的专业团队,在产业规划、土地使用、生态保育等方面的协同,探讨融合方案,为大湾区、“北部都会区”创造更大的价值。
“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简称“BUD专项基金”)
上述的资助计划中,针对需要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和拓展内销市场的企业,还可以申请BUD专项基金。BUD专项基金是一支旨在资助非分配利润组织推行项目,协助香港整体或个别行业的企业发展品牌、为业务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从而提升它们在内地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业务发展的基金。
香港政府最高资助累计资助上限为700万港元,最多占项目实际成本一半的资助,以1:1配对模式向企业提供资助。最多可获批50个项目,项目完成期少于24个月。资助范围如下:
03
政府资助计划之“科技券计划”
科技券计划于2016年11月推出,旨在支持本地企业/机构使用科技服务和方案,以提高生产力或将业务流程升级转型。目前科技券计划已纳入为创新及科技基金下一个常用的资助计划,以增加政府对企业/机构采用科技的支持。
科技券面向的是在香港成立、无经常接受香港政府资助的在港实际经营的非上市公司,要求申请的业务须与申请项目相关。香港政府,为上述在采购科技顾问服务,购买、租用或订购属于项目必要组成部分的订制设备/硬件、软件及科技服务或方案时,以3:1配对模式为项目提供资助。申请企业必须以现金投入不少于核准项目总成本25%的资金,合共最多可获资助核准项目上限为6个,最高累计积资助上限为港币60万元。
换言之,企业在采购时,最少只需要支付实际成本的四分之一,剩余不超四分之三的成本费用,科技券计划可以提供资助。
04
总结
无论是BUD专项基金,还是科技券计划,都是香港政府为吸引优质企业落地香港经营提供的多项资助计划之一。除此之外,香港政府还联合多个机构、研发中心、高等学院等,出台了如创新及科技基金下多项财政支援计划、园区企业培育及加速器计划等等。
能否落地香港经营,也是政府评判企业获得资助的标准之一。我司作为跨境专业服务机构,可协助境内企业快速测试是否符合相关资助计划的申请要求,并协助企业完成申请流程。我司也能协助企业对接香港相关资源,包括产业、融资资源,协助企业落地香港园区等。后续我们也会持续为大家关注香港政府出台的对企业的资助计划,协助大家进一步了解相关资助计划。
正如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先生所言,未来五年,是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的关键期。对于大湾区企业来说,同样也是把握新机会的关键期,我们应积极把握大势,做好自身,提升竞争力,与香港一同成长,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
参考资料
[1]https://www.censtatd.gov.hk/tc/scode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