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头条-财富管理-正文

盘点招行大财富管理元年:估值逻辑变了

非息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对银行资本的需求就会减少,这样 PB 的估值可以高一些。伴随大财富管理做大做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估值
文|张颖馨
编辑 |  袁满

“现在我有点担心,一下子把大家的胃口吊高了。”3月21日,在招商银行(600036.SH)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坦言,招行的财富管理,离真正的财富管理机构还有很远的距离。 

此前的3月18日晚,招商银行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田惠宇在行长致辞中指出,2021年是招行的大财富管理元年,“让财富管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梦想逐步照进现实。

具体来看,“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的价值循环链高效运转,资管规模突破4万亿元,托管规模接近20万亿元;全年大财富管理收入在营收占比接近16%…… 

大财富管理表现抢眼,招行2021年业绩亦整体飘红。报告期内,招行实现营业收入3312.53亿元,同比增长14.04%;实现归属于股东净利润1199.22亿元,同比增长23.20%。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总额达到92490.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62%;不良贷款率0.91%,较上年末下降0.1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83.87%,较上年末上升46.19个百分点。 

“在高基数情况下,业绩依然能保持高速增长,果然没让大家失望。”多名投资者表示。 

而在高质量增长背后,田惠宇亦在行长致辞中强调,“我们只有从经营‘银行资产负债表’转变到同时经营‘客户资产负债表’,只有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这,就是招行探索3.0模式的核心要义。” 

2014年,招行提出并实施“轻型银行”战略转型。2018年以来,“轻型银行”转型进入下半场,招行开始探索数字化时代的3.0模式。2021年,招行明确提出打造“大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数字化的运营模式+开放融合的组织模式”的3.0模式。 

在此背景下,与田惠宇行长致辞同样备受市场关注的是,大财富管理给招行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大财富管理是否改变了银行股的估值逻辑?招行距真正的财富管理机构还有多远? 


大财富管理收入增长33.91%

一年前,田惠宇在招行2020年年报中首提“大财富管理”。他如是描述其重要性:“大财富管理是我们穿过未来的迷雾所能看到的、离3.0模式最贴近的方向,是‘轻型银行’纵深推进的高级型态,也是在低利率时代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战略支点。” 

基于此,招行首提打造“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将大财富管理作为全行经营的逻辑主线,串起各个业务单元,包括零售金融内部、“一体两翼”及整个招商银行集团,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飞轮”。用招行的话说,这样能更好地整合内外部力量,有效作用于市场,服务于客户。 

基于“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招行2021年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招行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余额达到10.7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33%;管理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达到3.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32%。与此同时,客户融资总量(FPA)余额为4.9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44%。 

此外,资管业务总规模为4.3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92%。托管资产余额19.4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25%,余额继续保持国内托管行业第二,增量居国内托管行业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招行全年大财富管理收入(包括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和托管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521.30亿元,增长33.91%,在营业净收入中的占比接近16%。 

在更多的招行人看来,上述亮眼的数据之外,基于大财富管理,招行通过积极拓展“大客群”、搭建“大平台”、构建“大生态”,不仅实现了客群增长的量质并举,而且打造了条线和业务单元之间相互促进的“飞轮效应”。 

如在零售金融方面,发挥数字化获客与服务优势,让财富管理飞入寻常百姓家。截至2021年12月31日,招行零售客户数达到1.73亿户(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增长9.49%;其中财富产品持仓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 29.68%,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18.38%。招商银行App累计用户数1.70亿户,掌上生活App累计用户数1.27亿户。 

同时,搭建开放的产品平台和运营平台。如通过市场化筛选引入资管机构入驻“招财号”开放平台,截至报告期末,共引入87家资管机构,月活跃客户数209.74万户;引入其他银行理财产品进入零售产品体系,截至报告期末,共引入8家友行理财子公司。 

“飞轮效应”除了体现在零售金融、批发金融等业务中,在整个集团亦表现突出。

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招行为招银理财推荐债券资产1983.97亿元;附属公司合计为招行贡献AUM达到2.48万亿元,贡献FPA达到7804.45亿元;招银国际新增与招行联动项目122个,同比增长23%,领投项目开户率100%,跟投项目开户率77% 等。 

对此,有银行业分析师用“大放异彩”形容招行2021年业绩。但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亦摆在眼前,招行打造的“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是否能改变银行股的估值逻辑? 

“大财富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一部分,它没有彻底颠覆商业银行的估值逻辑,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估值逻辑。”缪建民进一步指出,比如说招行去年非利息收入占比超过38%,非利息收入占比高而且增幅快,这样对于资本的需求比较低,相比之下 PB (市净率)的估值比其他行高一些,PE (市盈率)估值也高一些。招行的非息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对银行资本的需求就会减少,这样PB 的估值可以高一些。

基于上述分析,缪建民认为,大财富管理的不断做强做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银行的估值,但不是颠覆性的,商业银行还是商业银行。

招商银行要处理好轻和重的关系,即轻资本和重资本业务的关系,重资本业务要做强,质量越高越好;轻资本业务要做大,做得越大越好,一个是强、一个是大。如果招行 3.0 模式很好的落地,招行不仅可以做大,还可以做强,成为一家能够穿越周期的基业常青的银行。 

Wind显示,截至3月21日收盘,招行股价报44.81元/股,市值为1.15万亿元, PB为1.5倍,PE为9.4倍。 


“高胃口”下的现实距离 

行业人士亦关注,今年以来,市场震荡加剧,这是否会对招行财富管理业务强劲的增长势头产生影响? 

“去年我们根据市场行业变化,结合自身特点,提出‘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的业务定位,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在我有点担心,一下子把大家的胃口吊高了。”田惠宇强调,其实招行的财富管理,离真正的财富管理机构还有很远的距离。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招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273.34亿元,同比增长20.75%,在营收中占比超过38%。其中,大财富管理收入有力拉动了非息收入的增长。 

田惠宇进一步分析指出,首先,中国大陆市场上,真正的财富管理产品丰富度不足。招行做财富管理,有理财、基金、保险、信托、贵金属这五大类。作为财富管理机构,有待市场进一步发育以及各种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才能有这样的生态和环境。 

其次,仔细看招行的财富管理收入结构,超过三分之一来自于基金。“可以看到,今年一季度整个市场表现不好,这就意味着今年全年会比较困难。”田惠宇表示。 

年报显示,2021年全年,招行通过代理基金、代销理财、代理信托计划、代理保险等分别实现收入达到123.15亿元、62.92亿元、75.42亿元、82.15亿元,同比分别变动36.20%、53.69%、-1.10%、42.80%。 

再者,田惠宇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招行实际上还是销售机构,能力、优势主要体现在渠道方面,不是体现在投研和资产配置方面。“如果投研和资产配置的能力上不去,我们就还不敢拍着胸脯说,招行是一个很牛的财富管理机构。” 

基于上述三点,田惠宇直言,“招行朝大财富管理 3.0 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家都需要有点耐心 。” 

面对当前略显困难的局面,招行接下来将如何保持在财富管理方面的既有优势?招行副行长汪建中在业绩发布会上直言,今年准备从如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第一,对客群增长,特别是财富客群的增长保持积极的态度。

去年招行首次披露了财富产品持仓客户数,达到3778.66 万户,增幅比较可观,较上年末增长 29.68%。“我们通过线上运营实现低成本获取财富客户,我们会继续坚持做。去年这方面的成效比较好,财富客群的增长今年仍会保持比较好的态势。” 

第二,产品策略方面,今年招行在保险的配置上还会保持相对比较高的增速。

去年代理保险收入增长达到 42.80%,今年开年整体成效也是不错的。“基金方面,目前全行业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对客户进行分类施策,对很多客户,我们进行了逆周期配置,长期来看成效会不错,客户今后的体验也会比较好。” 

就具体的产品策略而言,汪建中透露,以追求低波动性的产品为主,比如FOF 等。固收+比较特别,因为去年全行业固收+产品的总量上得比较快,但是今年股债双杀后,由于固收+产品存量规模较大,对整个资本市场的波动性产生了一些新的影响。“我们会在其他的产品上坚持低波动性,同时也为一部分客户进行逆周期配置。” 

“整体来看,今年财富管理的总量计划还没有改变,我们的策略会随着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实时改变。”汪建中强调,整体操作还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价值导向。

(作者《财经》记者)

题图来源 | Pexels
版面编辑 | 周斌 

相关内容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