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头条-家族财富慈善公益-正文

家族企业的慈善之路在何方?

大家都知道海外的家族慈善事业非常兴盛,很多名人名门都会以成立一个家族慈善基金会的形式来从事慈善,回馈社会。微软创始者比尔·盖茨创立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这个可以说是家族慈善基金会的典范,比尔·盖茨在2000年1月成立该基金会,这是一个以促进世界健康与教育平等为目的的非盈利基金会。现在,基金会拥有约270亿元的资金,而每年要将其资产中的5%捐献给相关的慈善项目。

近几年,国内的家庭慈善事业也在飞速发展,高净值群体也纷纷为各种公益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胡润研究院于2020年11月公布《2020胡润慈善榜》,其统计了从2019年4月1日到2020年4月30日的现金或与现金相关的捐赠、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诺捐赠等,最终上榜了15位企业家。调查发现,前十上榜门槛创历史新高,达四亿元,较上年增长23%,其中许家印以28亿元的捐款位居榜首。榜单上的慈善家平均捐款占其平均财产的0.8%。此外,拼多多的创始人黄铮也捐出了170亿的股份,但由于不在统计周期中,所以并没有出现在榜单上。

高净值人群为何积极投身慈善事业?

那么为什么海内外的高净值人群积极投身于家族慈善事业呢?他们至少有这四点想法:

一、回报社会

任何财富的取得,除了努力打拼,也离不开国家制度、政策、法律、社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和支持。因而,财富自然而然地带有某种公益性质。若是觉得一个家族获得巨大的财富,完全是自己的力量,依靠自己的智慧,与他人、社会、国家没有任何关系,明显有悖于客观现实。所以,许多企业家怀着感激的心情来回报社会。

二、树立形象

做慈善,一方面是为了表示对社会的感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家族和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商业上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公益是最好的宣传方式。现在,许多著名的企业都会专门设立了一个公益机构,用于慈善。

三、家族传承

慈善也是凝聚家族向心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家庭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它可以帮助子孙后代继承父辈的家族精神,使其成为一个优秀的传承者。

四、享受优惠

放眼全球,一般慈善事业都能享受到税收优惠,可以说这也算是高净值人群从事慈善的催化剂。按照税务局的有关规定,我国企业用于慈善活动和公益活动的费用,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可以在计算应税收入的时候扣除,超过12%的,准予结转,未来三年内在计算应税收入中扣除。

自设基金会是从事慈善的重要方式

现在很多高净值人士对于自设基金会跃跃欲试,他们的想法是,自设基金会可以让家族充分掌控基金会的运作,监管基金会的资金使用和慈善行为,并且根据家族的慈善宗旨,建立并打造一个家庭慈善事业。

总的来说,自设基金会能够满足家族对基金会的控制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在当前的法律体系之下,一般有三种方式开展慈善活动:一是直接捐助,二是慈善信托,三是慈善基金会。这些形式可以实现不同层面的家族慈善目的,但是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一、直接捐赠给帮扶对象

对于有困难、需要帮扶的人,高净值人群可以直接捐款来进行扶助,但由于捐献者的慈善活动执行经验不足,这种方式很难达到慈善目的,有可能会发生捐款被挪用、浪费等状况,而且直接捐款也不会得到任何的税收减免。一般情况下,高净值人群若捐款金额较大,且缺乏慈善活动管理经验,则不宜直接捐款。

二、直接捐赠给慈善基金会

慈善基金会一般都是被严格监管的,高净值人群把财产捐献给慈善基金会,被挪用和浪费的可能性也会大幅降低。直接向慈善基金会捐款的方式适合那些认同基金会慈善目的、信任其的管理能力、以及没有精力或愿意亲身参与慈善事业的捐助者。不过当财产捐到基金会的同时也就失去了对捐献财产的控制器,虽然《慈善法》规定了捐助者享受知情权和相关的救济权利,但是,如果捐赠者想要拥有控制和进行慈善管理的想法,那么,直接向慈善基金会捐款,则不能完全实现其慈善的想法。此外,由于其经营和管理费用较高,因此在选择此种捐助模式时应考虑到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设立慈善信托

高净值人群还可以建立一个慈善信托,实现慈善目的。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可以是慈善机构或信托公司独自担任,也可以是慈善机构和信托公司共同担任(也就是共同受托人模式)。慈善信托的设立门槛低、运作灵活、方便透明,但由于信托公司本身就是一种营利性的机构,其慈善活动的经验、项目整合的能力以及资源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设立慈善信托可以采取“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慈善机构作为项目执行人”的模式,更好地实现了捐助者的慈善目的。

四、自设基金会

在海外,通过自设基金会来进行慈善活动的做法比较普遍,但是,并非只有海外的法律允许高净值人群拥有自设的慈善基金会。按照我国的法律,高净值人群可以在满足公益目标的前提下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同时其家族的成员也可以进入基金会担任理事会成员,确保其运行和战略目标符合家族慈善方面的规划。

另外,将家族慈善基金与家族事业相结合,可以增进家族与社会、行业间的联系,扩大家族的影响力;亦可强化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培育家族成员的管理能力,是家族传承与教育的一种有效载体。从慈善目的的达成、慈善过程中的家庭参与度、控制权和监督权的掌握等方面考虑,尤其是对有财产继承需要的家庭而言,自设慈善基金是最好的选择。

自设基金会的设立与管理

一、慈善基金会的设立门槛

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第8条和《慈善法》第9条,基金会成立的首要条件是“公益目的”和“以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对“公益目的”和“慈善活动”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另外,《基金会管理条例》还规定了基金会最初到账资金、章程、机构设置、名称、住所、人员等方面的要求。

二、慈善基金会的运行管理要求

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慈善基金会除了必须符合以上设立条件,还需要满足各项运营管理要求才能持续运作,否则将面临警告、停止、甚至取消注册。

1.公益事业支出要求

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非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

2.财务会计要求

基金会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基金会应当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基金会在换届和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应当进行财务审计。

3.年度报告要求

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上一年度工作报告,接受年度检查。年度工作报告在报送登记管理机关前应当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4.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获取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事项的公告》(2020年第27号),一般需经民政部门登记2年以上,且满足一定的财务要求、公益支出比例要求、管理费用比例、社会组织评级要求(3A级及以上)等方可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该资格有效期为3年),获取资格后方可为捐赠人开具可用于税前抵扣的捐赠票据。

自设基金会所面对的主要问题

由此可见,通过自设基金会,高净值人群可以获得很多的利益,但是,自设基金会的门槛、运作管理相对繁琐,维持起来也不容易。此外,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会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自设基金会一定坚持公益目的

虽然自设基金会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家族成员的参与和控制,但也要以公益目标为宗旨,不能以基金会为基础进行关联交易和其它非公益性的活动。实际上,有些组织声称可以利用慈善基金会来逃避税收,这都是不负责的幌子。另外,非公募基金会理事成员的设置,须确保其亲属人数比例不超过1/3。

二、自设基金会维护成本略高

基金会的成立与运作,必须符合《基金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员工的薪酬、福利、行政事务开支,可占本年度总开支的10%。与慈善信托相比,所有的管理成本加起来,都不到1%。

三、前期无法通过公益捐赠获得税前抵扣

一般来说,基金会必须经过民政部门登记2年以上并满足各项考核,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享受到公益性捐赠的税前扣除,也就是说,在慈善基金会运作正常的情况下,在起步的两年内,无法为捐赠人提供税前扣除,捐赠人将不能享受到相关的税收减免。

四、管理不当易发生声誉危机

高净值人群开展慈善活动的初衷是为了回馈社会、提升形象,然而一般而言基金会会存在着两个无法回避的管理漏洞:

一是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士,特别是在非公募的基金会中,基金会的成员大部分都是企业的员工,或者是领着企业薪酬的志愿者,这些人往往没有参与慈善活动的经验。

二是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虽然监管部门规定每年都要上报和审核财务报表,但并没有明确规定要上报到什么程度。这两个潜在的监管漏洞会影响到整个公益计划的运行,如果出现捐款被挪用或浪费,就会引发“蝴蝶效应”,从而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声誉危机。

综上所述,高净值人群可以通过自设基金会,最大限度地维持对基金会的掌控力,保证其运作与策略目标与家族的社会责任与传承相一致,更适合财富体量与捐赠体量高的超高净值人群,但自设基金会的管理门槛相对较高,更应仔细评估、慎重决策,并积极整合社会上的专业资源,助力实现家族目标。

家族慈善事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必须要将家族的愿景、价值观、发展目标、战略目标等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做出有远见的决策。

相关内容

换一批

评论

A 为本文作者,G 为游客总数:0
加载中…

提交评论

游客,您好,欢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