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头条-人物观点投资配置-正文

当稳健理财也亏了,你应该如何转变投资观念?

最近很多人都觉得理财的“风向有变”:货币基金收益下行,债基出现较大波动,信托也屡见暴雷。

市场利率的下行以及金融监管政策的密集推出导致传统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特征的变化给近期的居民理财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主要经济体均下调了国内的央行基准利率,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脚步悄悄来临。

名义零利率和负利率,通常都是在经济形势很不乐观的时候采取的极端货币政策,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不言而喻。经济形势不好,收入自然受影响,存到银行的存款利息还是负数(扣除银行收取的管理费之后),收入相当于自动地减少了。

市场基准利率调低的同时影响到债券类产品的投资收益。据2019年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对逾3400名最富有投资者调查显示,由于负利率使得几乎所有债券类资产价格呈现非理性上涨,收益率下降,逾60%受访者决定减少债券购买。

国内基准利率下行对于居民一直以来青睐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影响也是明显的。比如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一批货币基金类产品的收益率一路走低,其中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已经下滑到1.55%左右。

另一方面,近几年密集的金融监管政策不仅对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逐渐从根本上改变居民的投资理财的理念和行为。

资管新规执行之前,银行理财和信托固收都是保本的,因为金融机构承担了所有的前端投资风险,这是为什么居民理财中大量配置这些产品的原因。

资管新规之后,银行理财产品要求以净值形式体现收益,部分低风险产品甚至由于近期的利率波动产生了阶段性净值下降的现象。比如说,截至6月3日,招商银行代销产品“代销季季开1号”产品近1月年化收益率为-4.42%,其单位净值也跌破成本价至0.9997元。而6月13日,四川信托爆出产品无法兑付,资金窟窿高达200亿的新闻,更加直观地冲击了人们对于信托刚兑的认知。

这些变化使得传统以取得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作为投资目的的广大投资者感到不适,甚至有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阶段性净值下降的现象进行了投诉。但这应该是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后的常态,投资者越早接受,越早调整自己的投资行为越好。

资管新规要求银行理财从固定收益型转变为净值收益型,其本质是把风险交还给投资者,市场行情好的时候,理财收益增加;相反,若市场行情不好,则收益减少甚至出现亏损。

总体而言,传统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特征的变化伴随着市场利率的下行和监管政策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这要求居民投资者放弃“路径依赖”,重新思考自己熟悉的资产配置的理念和定位,接受新的挑战。

作者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 吴飞教授
来源 | 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本文将为居民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挑战,做好自己的投资理财提供几点思路。

一、居民传统的理财观念需要改变

新形势的变化无疑是最好的投资者教育。传统以来,中国的居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较低。

根据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美国嘉信理财(高金-嘉信)2019年发布的“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研究报告中显示,即便是拥有正式财务规划的中产新富人群的可投资资产配比中,持有银行存款和现金的比例是58%,加上可能存在刚兑的2%固收类债券,低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占到60%。但伴随利率下行和刚兑打破的发展趋势,投资者的意识和风险偏好应该会迎来实质性的改变。

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的政策的本意是通过压低利率,进一步鼓励市场配置高风险资产。

因为高收益、低风险的银行和信托固收产品的刚兑逐步打破,曾经部分扭曲的理财产品终将逐步不复存在,对于居民投资者来说,是时候考虑未来将越来越多的资金配置于净值型、风险类的资产。

当然,相对于高净值人群而言,低收入人群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对资产价格的敏感性较弱,他们很难接受通过风险资产配置来提高收入。但是,现实是利率下行的长期存在,低利率货币环境的结果可能对具备风险偏好的人群更加有利。

所以,居民投资者如果不能很好调整理财观念,沉迷于怀念历史的高银行存款利率和刚兑的固收信托产品,他们将不得不接受进一步扩大了“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社会收入分配差距。

二、居民投资者需要考虑资产配置

居民理财应该具备多元化配置的意识,重新思考未来的配置方向和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从理念上认可在低利率的时代资产比存款更重要。随着利率继续下调,资产的价格会升高。按照传统的低风险产品配置理念,低风险固定收益产品利率越来越低,但直接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物价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可能升高,居民的实际收入下降。

居民理财的产品配置应该更多元化。对于未来的资产配置方向的考虑有几点:

第一,除了现金类资产,居民也应当对另一类重点配置的资产——房地产加以关注。房地产也许短期内很难回调,但通过房产价格上涨获取资产收益的特征可能会发生变化。

在一些人口基数大、具备刚需的地方,房子也是一种重要资产,它的价格也会随着利率下行而升高,但是像过往十年那样,房地产投资的高增长性也不复存在。

配置这类资产的居民应该接受除了房价上涨,同时依靠房产租金收入产生的持续现金流作为收益的一部分,这也是房产在未来的一部分价值。

第二,如果考虑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可适度延长固收产品的投资期限。利率下行的长期趋势的考虑下,通过长期限锁定收益,降低利率下行风险。

第三,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明显符合国家战略趋势。近几年密集的金融监管政策的推出带着明确的目标,就是“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推进经济转型”。明白国家战略目标,也就明白近期金融市场监管的重点。

一方面针对结构性存款、信托的从严政策加码。比如说,银保监会窗口指导股份制商业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同时要求各家信托公司压缩主动管理类融资信托规模。

但另一方面针对股票市场的红利不断释放。比如说,支持中概股回归的相关政策不断推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规则发布,深交所将开始受理创业板在审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申请。

最近两天,上交所发布公告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案。这些政策的变化都彰显了国家层面对于股票市场的认可,再通过股票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帮助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与此同时,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也会在实现大目标的过程中受益,获得高于市场水平的收益。

“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美股的高歌猛进,一部分的原因来自很多投资机构,在负利率、固定收益类资产荒日益严峻的环境下的孤注一掷,我们不确定会持续多久。但即便是个人投资者,居民也应该适度调高风险偏好,增加权益类产品的配置。

长期以来,中国的居民家庭在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相比发达市场来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但固定收益率下降已成长期趋势,势必会导致居民的配置部分从银行理财等转移至股票等权益性资产。

最起码,在出现低利率甚至负利率,债券收益越来越低的时候,拥有较好现金流的蓝筹公司,通过稳定的持股分红,发放股息,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长期投资者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类似于固定收益的现金流产品的投资。 

总的来说,在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资产将成为居民投资者未来理财的重点方向,我们要摒弃过去的过度配置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传统;迎接刚性兑付打破的大趋势,学会面对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类产品的净值化;顺应国家战略发展的趋势,适度提高风险偏好,增加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我们只有学会适应市场环境的转变才能够在未来顺势而为,占据主动的优势。

-End-

相关内容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