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理财师:4个让人很舒服的沟通技巧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和别人交流的时候看到对方虽然脸上挂着礼貌的微笑,却目光迷离,你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听还是没在听。
听你说完,他说了一句“我再考虑考虑”,这一考虑就没下文了。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很多人,无论男女,有了孩子就突然变成了晒娃狂魔,不管你想不想看,他们天天拿着手机给你看他们家孩子有多可爱?
对了,还有那些出去旅游一路上朋友圈实况直播,再配上文字“今天好开心”的人。
他们说得心潮澎湃,晒得心花怒放,而听的人或看的人心里就只想:关我什么事?
01. 为什么需要共鸣?
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故事里的,人类生来就是更看重自我的群居动物。
在进化的过程中,我们先要有独立存活的能力,后来为了适应生存才逐渐提高了和他人协作的能力。
所以当你想要影响他人的时候,你所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如何穿透他人,进入他们的故事世界,同时让他们理解并且关心你的故事。
因为如果他不为你的故事所动,就一定不会被你的话语所打动。
这就像看电影的时候,观众需要和他们喜欢的角色建立联结,并且对主人公所经历的苦难有着深深的认同,否则他们并不关心结局是什么,更不会关心电影想表达的观点和理念到底是什么。
因此要想让听你分享的人产生共鸣,就要和对方有关,让对方喜欢。
如果你想让别人对你讲的东西有反应,那么你的故事和他的故事要有交集才行,否则你们就是在两个平行的世界里对话,没有任何联结,你也无法引发他人的共鸣。
感动他人的不一定是你的故事,可能是你的故事引发了他的联想,从而使他想到了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命运。
当你看《泰坦尼克号》的时候,并不是因为你也有过沉船的经历,而是杰克和罗丝的爱情让你想到了自己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生离死别让你想到你曾经经历过的和亲人的生离死别,或者引出了你对未来有可能有这样经历的恐惧。
02. 知道对方关心什么,担心什么
共鸣来自“共”。
通常来讲,共鸣有3个层次,我们可以跟他人实现一些浅层次的共鸣,也可以实现一些更深层次的共鸣。
第一层,最简单的共鸣来源于共同的经历、背景、目标,所谓有共同语言说的就是这个。
比如我们都有相似的留学背景,或者同样都是“北漂”等等。这些经历都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烙印,因此当我们讲到类似的故事时,就会引发共鸣。
第二层,更高级一点的共鸣来自共同的感受。比如,喜悦、愤怒、难过、痛苦。
你觉得是讲自己成功的故事还是讲自己失败的故事更能引起共鸣呢?答案是“失败的故事”。因为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一样,你讲的成功别人未必都能。
你跟我讲你爬上珠穆朗玛峰的兴奋,然而对我这种最高只爬过香山的人来讲,是很难想象那有多兴奋的。
但失败大家都有过,大家都知道沮丧的感觉,懊悔的感觉,所以如果你跟我讲你爬珠穆朗玛峰的时候遇到天气不好,差点无法登顶时那种失望沮丧的感觉,我就很容易有共鸣,因为我也体会过特别期待的一件事情却以毫厘之差没有达成的失落。
第三层,最高级的共鸣来自价值观层面的共鸣。价值观听起来像是个大词,但千万别被它吓住,其实没那么神秘,它指的是什么对你来讲很重要。比如,爱、坚持、努力、目标导向等。
价值观看似很虚,它却左右着我们每个人每一天的每一个选择。
比如,在大部分的职场妈妈身上引发的就是3个层次的共鸣:
一是共同的经历; 二是共同的感受,那种内疚的感觉;三是共同的价值观,既想要在工作中做得更好,又想要当一个好妈妈。
当你被别人的故事触动,或者对一个故事印象深刻的时候,往往是因为它与你最底层的价值观产生了共鸣。
比如“泰坦尼克号”里的杰克和罗丝的绝世爱情之所以动人,就是因为它触动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爱与奉献。所以虽然你从来没有过沉船的经历,也可能没有过生离死别的感受,但仍然会因为人类底层价值观的共通性而被深深地触动。
所以,一个好的故事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价值观,当你能在价值观层面跟他人产生共鸣时,那么这种共鸣就是高级的共鸣。
03. 深度共鸣,从同理心开始
知道对方关心什么,担心什么,其实引起的只是浅层共鸣,如果想要引起更深层次的共鸣,那就需要同理心的力量了。
同理心指的是设身处地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上体会他的内心感受,尊重、接纳并将它表达出来的能力。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让对方感受到被看见。
我还在外企的时候,有一个同事和我私人关系不错。有一次,她获得了一个参与新项目的机会,可是,我看着她一点点地从最开始的兴奋、积极、起早贪黑,到消极怠工,抱怨项目经理。
我很意外,短短一个多月,变化怎么就这么大呢?
刚好有一次,公司里几个关系不错的同事一起聚餐,她又开始跟我们抱怨,什么项目经理资源分配不公平啊,项目组同事专业度不够,不采纳她的意见,这个项目组里有好多她看不惯的地方。
这时候,其他同事就开始东一句西一句地劝她:“别抱怨了,要多想想好的地方,要有正能量。”“那个项目经理我挺熟的,不是这样的人啊!”“多大点儿事啊,找机会跟他们吃顿饭,好好聊聊,事情说开了就好了!”
她听到大家这样说非但没有开心反而越发烦躁,撂下一句:“你们都不懂!” 等大家都不说话了,我看着她说:“你为这个项目付出了那么多,没有得到认可,一定很委屈吧?”
话音刚落,她眼圈瞬间红了,沉默了一小会儿,说:“你怎么知道?”你看,这就是一个应用同理心的例子,这让你能够透过表象,看到这个人,看到他真实的情绪以及背后的原因—他需要什么,什么对他来说是重要的(价值观)。
当你拥有这样的同理心时,你的故事一定能够激发出深层共鸣,但更重要的是讲故事的人也更能赢得人心。
所以,影响别人的不一定是你的故事,更是你的为人。
04. 四步提高自己的同理心
▍ 放下自己
共情的前提就是能够放下自己,如果你带着属于自己的认知、观点、评判、期待去看待他人,你是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共情的。
只有把自己的脚放进对方的鞋子里,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他的脚的感受是什么,所以,在达成共情之前,你需要把你的“鞋子”脱下来,才能换他人的“鞋子”。
▍ 带着尊重的好奇心
不带功利,不带评判,怀着尊重他人的好奇心,能够让你在共情的过程中保持中立与平等的心态,也有助于和他人建立联结。
▍ 深度倾听
在前面两步的基础上,深度倾听。除了听对方在说什么,更要听对方没说出来的情绪、感受、需求,这是共情的关键。
在你进入深度倾听后,你的注意力是完全放在对方身上的,这时候对方完全能够感受到被你关注。
▍ 核对验证
听到了一些信息之后,要使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联结才能被建立起来。
如果不那么确定的时候,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表达,当然,如果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或对方否认了,说明你没有共情成功,不要担心,可以继续尝试。
当然,同理心的提高需要一些时间,当你真的这么做了,你会发现,和他人建立深度联结,激发深度共鸣,并没有那么难,那时候你自然就会知道什么是与他有关,让他喜欢的了。
就像演员苏珊·萨兰登所说:“当你开始提升你的同理心和想象力时,整个世界都会向你开放。”